“来从上国莺花里”的出处是哪里
“来从上国莺花里”出自宋代白玉蟾的《赠明讲师二首》。
“来从上国莺花里”全诗
《赠明讲师二首》
宋代 白玉蟾
岂谓东吴得再逢,二俱老尽少时容。
来从上国莺花里,堕在辋川图画中。
《赠明讲师二首》白玉蟾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明讲师二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岂谓东吴得再逢,
二俱老尽少时容。
来从上国莺花里,
堕在辋川图画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明代讲师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人白玉蟾借东吴、上国、莺花和辋川图画等意象,表达了对讲师的敬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赏析:
首联\"岂谓东吴得再逢,二俱老尽少时容\",诗人用东吴和再逢暗示了讲师的卓越才干和稀有性,同时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使人们不禁对逝去的青春和美好时光产生感慨。
接下来的下联\"来从上国莺花里,堕在辋川图画中\",通过上国和莺花的比喻,诗人形容讲师的归来就像是从遥远的国度和美丽的花园里回到了现实生活中。而辋川图画则象征了诗人对讲师的向往和美好回忆,使人不禁联想到了诗词描绘的美景和讲师的卓越才华。
整首诗词通过对讲师的称赞和思念,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讲师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东吴、上国、莺花和辋川图画等意象,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意境,使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和诗意的韵味。